到目前為止,位于廣東的這片土地仍是一塊巨大泥沼,但寶鋼集團計劃投資110億美元興建鋼鐵廠,最終將改變沉睡的東海島。方圓12平方英里的這片土地還將包括一個裝卸鐵礦石的能停泊50萬噸輪船的新港口。新廠區(qū)建設預計會提供成千上萬個工作崗位,還會對該市的稅收做出貢獻。
中國是世界最大鋼鐵生產國,占到全球產量的45%,世界10大鋼鐵廠中中國占了6個。大陸的全部產能預計今年將達9.4億噸——已比需求多出2.2億噸!靶蝿莺茉,我們從沒看到過如此大的產能過剩”,澳大利亞大宗商品咨詢機構的負責人邁克爾·科梅薩洛夫如是說。
在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,供給過剩打擊了贏利。中國鋼鐵產業(yè)第一季度虧損10億元人民幣。中國鋼鐵工業(yè)協(xié)會負責人表示:“鋼鐵產業(yè)的冬天已到來,我們不得不控制產量并密切關注庫存量!
自毛時代起,中國的鋼鐵產業(yè)一直是國家實力的象征。其發(fā)展通常是出于政治目標的激勵而非經濟現(xiàn)實的需要。全球金融危機爆發(fā)后,中國上馬了基礎設施建設狂潮,建橋梁、蓋大樓、修高鐵。銀行寬松的貸款政策加上眾多項目的快速審批,意味著該國一直在增加新的鋼鐵產能,比需求還快。中國不愿看到經濟增長下降太快,尤其是在迎接十八大之際。清華大學商學院教授派力克·切瓦尼說:“他們現(xiàn)在建設基礎設施不是因為需要,是因為想實現(xiàn)GDP目標。”
目前中國估計有2700座鋼鐵廠,其中很多是效率低下的小廠,生產低價值產品。盡管大型鋼鐵廠已轉移到技術階梯上端,但高端產品目前也供應過剩。北京決策者想迫使小鋼鐵廠關門或被大廠吞并。最終目標是鞏固壯大鋼鐵產業(yè),這樣該國前10大鋼鐵廠的產量到2015年時將占到總產量的60%,目前約為50%。即便這個目標,實現(xiàn)起來也不容易。業(yè)內人士表示,“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優(yōu)先目標不同,”地方官員不愿關閉那些提供就業(yè)機會和上繳稅收的工廠,而且“北京樂見合并和兼并,而大多數鋼鐵廠缺少這么做所需要的資金。”